編者按: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啟動以來,陜科大各單位從實際出發(fā),精心謀劃,統(tǒng)籌安排,充分借鑒運用第一批主題教育成功經驗,聚焦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高標準、高質量推進主題教育,確保主題教育取得扎扎實實成效。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提高學生黨員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擔當,化學與化工學院立足學生實際,以堅定理想信念為基礎,以發(fā)揮黨支部戰(zhàn)斗堡壘和黨員示范引領作用為目的,深入開展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切實做到內容豐富充實,形式生動新穎,氣氛熱烈高漲,扎實有效推進主題教育。

凝聚共識,分層分類,堅持理論學習有主線
在確定《化學與化工學院學生黨支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方案》的基礎上,學院將主題教育學習內容結合學生年級特點,進行分類指導,各學生黨支部以“理論認知—情感升華—錘煉意志—發(fā)揮作用”的學習主線,按照“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的中心思想,潛心研讀原著原文,做到學習內容融會貫通、情感共鳴升華有道、意志品格培養(yǎng)到位、行為實踐發(fā)揮作用。
2018級本科黨支部以政治理論學習為中心,以身邊事例為切入,深入學習《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摘編》、黨章黨規(guī)黨紀,重在堅定“四個自信”,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2017級本科黨支部以堅定理想信念為目標,以引起情感共鳴為依托,重點學習研討中國共產黨的發(fā)展歷程,用事實說話教育黨員樹立明確的個人目標和積極的政治品格;2016級本科黨支部以紀律建設為重點,以發(fā)揮黨員服務奉獻精神為目標,學習黨章、《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等內容,深刻掌握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與時代性,將個人職業(yè)選擇與國家需要、時代使命緊密結合。
在主題教育開展過程中,2017級本科黨支部創(chuàng)新學習形式,以“憶黨史、悟使命、踐初心”為主題開展了一場內容深刻動人,形式生動有趣的沉浸式主題教育。黨支部注重結合學生實際,通過沉浸式情景再現、學生黨員主題微黨課的形式,將整場主題教育的氛圍推向高潮。學生黨員們或通過表演對白演繹了民族覺醒之初的艱辛與困苦;或通過個人獨白再現了共產黨人的堅守初心;或情景再現了嘉興南湖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時刻;或展開激情澎湃的微黨課講授,宣揚傳承革命精神。黨支部書記王舒婷說,這是一次主題教育思想入腦入心的創(chuàng)新探索,充分的發(fā)揮了學生黨員的主觀能動性,在理論學習中自我探索、情感共鳴,增強了全體黨員的情感認同、理論認同和政治認同,最終達到自我教育、自我成長的目的。

問題導向,加強聯(lián)合,堅持黨日活動有實效
學院確立“以問題為導向,以聯(lián)合為方式,以發(fā)揮實效為目標”的黨日活動基本原則,各黨支部按照“知情意行”的思想認知接受規(guī)律,將活動設計方式與主題教育學習內容同向同行,開展了一系列貼近學生、形式多樣、實效顯著的主題黨日活動。
本著“為學生辦一件好事”的原則,2018級本科黨支部將支部工作與宿舍文化建設緊密結合,將黨支部扎根在學生基層持續(xù)開展“積極分子聯(lián)系宿舍”特色活動。本著“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我們”、“一個積極分子就是一面旗幟,一個積極分子就是一個形象”的信念,50位入黨積極分子充分發(fā)揚帶頭作用,確立“一人一宿責任制”,在學習、生活、校規(guī)校紀等各方面發(fā)揮引領示范和督促整改作用,為學院學風建設夯實基礎。
作為學院科技創(chuàng)新的核心力量,2017級本科黨支部與研18級黨支部以“科學精神傳承”為紐帶,聯(lián)合開展“弘揚‘三創(chuàng)兩遷’精神,凝聚青年科創(chuàng)力量”主題黨日活動。10月20日,以學院開賽在即的“復興杯”為依托,通過開展團隊凝聚力建設活動、科技創(chuàng)新知識競答、科研經驗交流分享等,學生黨員們自主聯(lián)合、自主結對,初步形成了科研團隊的雛形,為后續(xù)“復興杯”及創(chuàng)新競賽的提升做好鋪墊,儲備了人才隊伍。
針對即將面臨職業(yè)選擇的畢業(yè)班學生黨員,10月17日,2016級本科黨支部與研17級黨支部聯(lián)合邀請浙江三江化工有限公司黨支部為畢業(yè)生們進行了一場極具現實意義的職業(yè)抉擇分享沙龍。三江化工黨支部副書記宋佳佳及該支部3名骨干成員從企業(yè)需求、技能運用、企業(yè)文化等方面展開了生動講解,與會學生黨員切身感悟到“簡歷是實踐出來的,而不是寫出來的”,應當把個人發(fā)展與國家發(fā)展、時代使命緊密結合。此外,我校第十九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金晶到場分享了在陜西延川東關小學支教工作中的感人故事和成長收獲,號召同學們奉獻祖國、志愿服務西部,勇做時代的追夢人和筑夢人。
(核稿:張巖 編輯:雷超 學生編輯:韓秉辰)